醉蓬莱

任落梅铺缀,雁齿斜桥,裙腰芳草。闲伴游丝,过晓园庭沼。厮近清明,雨晴风软,称少年寻讨。碧缕墙头,红云水面,柳堤花岛。
谁信而今,怕愁憎酒,对著花枝,自疏歌笑。莺语丁宁,问甚时重到。梦笔题诗,帕绫封泪,向凤箫人道。处处伤心,年年远念,惜春人老。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从青春欢快到中年惆怅的人生对比,用四季轮回暗喻时光流逝,情感真挚动人。

上片(前段)像一幅明媚的春日游记:
开头用"落梅铺路""小桥如雁齿""芳草似裙带"三个精巧比喻,把春景写得鲜活灵动。主人公像飘荡的柳絮般悠闲,在清明时节踏青游玩。用"碧绿墙头""红云水面"这样鲜艳的色彩,搭配"柳堤花岛"的明快节奏,勾勒出少年人眼中生机勃勃的春天。

下片(后段)笔锋突转:
用"谁信而今"四字拉开十年光阴,当年爱花的少年变成了"见花发愁""连酒都怕喝"的中年人。黄莺的啼叫像在追问"何时能重回少年",更添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三句层层递进:现在看什么都伤感,年年思念逝去的春光,爱惜春天的人终究敌不过岁月。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用"怕愁憎酒"与上片"少年寻讨"形成强烈反差
2. "莺语丁宁"拟人手法,让无情鸟儿替人发问
3. 结尾"惜春人老"四字,把"珍惜春光"和"人终会老"这对矛盾凝结成一声叹息

就像我们翻看旧照片时,既怀念照片里笑着的自己,又怅然发现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刻。词人把这种每个人都有的体验,化作可触摸的春日意象,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产生共鸣。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