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庵

或淡或浓拖雨去,半舒半捲逆风来。
为怜途路无栖泊,却把柴扉永夜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夜云卷云舒、旅人无处栖身的画面,充满对漂泊者的温情关怀。

前两句用"或淡或浓""半舒半捲"生动刻画了乌云在风雨中变幻不定的姿态,"拖雨去""逆风来"让云朵仿佛有了生命,在天地间自由来去。这种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雨云翻滚的景象。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向写人。诗人看到路上行人在风雨中无处躲藏,心生怜悯,于是"把柴扉永夜开"——整夜敞开简陋的柴门,为旅人提供避雨之所。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一扇敞开的柴门,展现了最朴素的善意。

全诗最妙的是将自然景象与人间温情完美结合。前面写云的漂泊,暗喻人的漂泊;后面写柴门的敞开,彰显人性的温暖。短短四句,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饱含深沉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世间苦难的悲悯之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