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烈诗 其二
愿作山前松柏枝,双双墓道长相守。
郎如逝水去不回,妾似落花再难开。
华山矶里有肠断,燕子楼头无梦回。
且教一死酬君爱,犹恐君情不相待。
故将千载绿珠愁,忙解湘灵二妃佩。
当时歌发孟才人,一声红粉委黄尘。
如君慷慨英雄志,比翼连枝亦报恩。
莫言艳骨沉荒土,烈烈芳魂自千古。
相期生死不相离,离恨天应君独补。
地久天长日月孤,人间能几女专诸。
只愁文伯宫中伴,亦有扁舟入五湖。
郎如逝水去不回,妾似落花再难开。
华山矶里有肠断,燕子楼头无梦回。
且教一死酬君爱,犹恐君情不相待。
故将千载绿珠愁,忙解湘灵二妃佩。
当时歌发孟才人,一声红粉委黄尘。
如君慷慨英雄志,比翼连枝亦报恩。
莫言艳骨沉荒土,烈烈芳魂自千古。
相期生死不相离,离恨天应君独补。
地久天长日月孤,人间能几女专诸。
只愁文伯宫中伴,亦有扁舟入五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核心是女子对逝去爱人的忠贞与自我牺牲。全诗用大量比喻和典故,传递出震撼人心的生死相随之情。
开篇"愿作山前松柏枝"用松柏比喻永恒,女子愿化作墓前松柏守护爱人。随后用"逝水"和"落花"的对比——男子如流水一去不返,女子却像凋落的花再难重生,凸显生死两隔的绝望。
诗中"华山矶"暗含典故,指恋人分离的伤心地;"燕子楼"则借用唐代关盼盼为亡夫守节的故事,暗示女子独守空楼的孤寂。"绿珠"是西晋为爱坠楼的女子,"湘灵二妃"指舜帝死后投江殉情的娥皇女英,这些典故层层叠加,强化了殉情主题。
最动人的是"且教一死酬君爱,犹恐君情不相待"——女子甘愿以死报答爱情,却仍担心死后无法与爱人重逢。这种矛盾心理让牺牲更显悲壮。结尾"烈烈芳魂自千古"如同宣言,表明这份炽烈情感将穿越时空永恒存在。
全诗通过"松柏""落花""断肠""梦回"等意象,构建出苍凉唯美的意境。虽然讲述死亡,却充满生命的热度,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宁为玉碎"的刚烈品格,这种极致的情感表达正是其动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