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尹公过访

庭树蔼初绿,石兰咀幽香。
山深赏客稀,但恐辜春阳。
令君迈潘岳,花县饶春芳。
爱我谬谓贤,携春贲茅堂。
妻孥亦惊仆,此意诚莫当。
山肴与浊醪,攀留愧荒凉。
喜有知时鸟,当筵弄宫商。
欢舞昧去留,岂但形迹忘。
遂欲脱尘屣,乘风共翱翔。
青山添故事,白屋生辉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韩大尹)到深山拜访诗人的温馨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交融。

开头四句用清新的自然景物(绿树、幽兰)营造出深山春日的宁静氛围,同时透露出诗人"怕辜负春光却少人欣赏"的淡淡寂寞。随后笔锋一转,用"潘岳"(古代美男子兼才子)的典故夸赞来访的官员风度翩翩,说他带着整个春天的气息来到自己简陋的茅屋,连家中的妻儿仆从都受宠若惊。

中间部分生动记录了待客场景:虽然只能用山野粗茶淡酒招待,但枝头鸟儿适时地鸣唱助兴,主客欢聚到忘记时间,甚至模糊了身份差别。最后四句将情绪推向高潮——诗人幻想脱去世俗的鞋子(象征官场身份),与客人像鸟儿般自由翱翔,让这次拜访成为青山绿水间的新故事,使自己的茅屋也蓬荜生辉。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携春"这个意象把官员来访写成春天的馈赠;二是通过妻儿惊诧、鸟儿伴唱等细节让场景活灵活现;三是结尾的"脱尘屣"幻想既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又巧妙恭维了客人令人忘俗的魅力。这种把日常社交写出童话感的笔法,正是古代文人诗的独特趣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