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證无得赋竹山

好山虽可爱,懒入翠重重。
静看千竿玉,清如五老峰。
径阴禅履润,林密佛香浓。
灵运知师意,无劳蹑屐踪(同上书页二二五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为證无得赋竹山》描绘了诗人面对一片美丽的竹林时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第一句“好山虽可爱,懒入翠重重”
诗人说,虽然这片青山很美,但他懒得走进去。这里的“懒”不是真的懒惰,而是表达一种不愿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态度。就像我们看到美景,不一定要亲自踏入,远远欣赏也是一种享受。

第二句“静看千竿玉,清如五老峰”
诗人静静观赏竹林,竹子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整片竹林给人一种清净高洁的感觉,就像五老峰(庐山的名峰,象征仙风道骨)一样超凡脱俗。这里用“玉”和“五老峰”比喻竹子的纯洁和山林的清幽。

第三句“径阴禅履润,林密佛香浓”
竹林小径幽深潮湿,仿佛修行者的足迹浸润其中;茂密的林间仿佛弥漫着佛寺的香气。这两句通过“禅”和“佛香”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竹林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最后一句“灵运知师意,无劳蹑屐踪”
“灵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喜欢游山玩水。这里诗人说,谢灵运如果懂得我的心思,就不会费力穿着木屐(古代登山鞋)去追寻山水了。意思是真正的宁静不在于身体是否亲临,而在于心境是否超脱。

整首诗的精髓
诗人通过竹林表达了一种“不刻意追求”的生活哲学:美景不必亲临,静观即可;真理不必外求,内心自足。这种淡泊、超然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禅意”和“自然之道”。
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语言(竹子、山峰、小径)勾勒出深远的意境,让人读后感到平静,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放下了执念。

陈郁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卒于德佑元年,年九十二。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工诗词。他的词婉转隐喻,但情调高亢,宣扬爱国思想,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著有《藏一话腴》4卷,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全宋词》辑其词四首。事见清同治《崇仁县志》卷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