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文斾山"的古迹,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四句写山上的历史遗迹:魏氏家族当年在此设坛祭祀的遗址依然存在,但曾经繁盛的景象已随岁月消散,只剩下苍老的树木、淡去的烟霞和废弃的炼丹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后四句转入现实场景:夜晚的铃铛声惊飞了栖息的鹤,晴天里经幡的影子映照着空寂的山峦。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后人因为被婚姻仕途所束缚,无法像古人那样常来探访这座承载历史的山。这里暗含对世俗牵绊的无奈,以及对自由追寻古迹的向往。
全诗通过"遗址-丹灶-铃铎-幡幢"等富有道教色彩的意象,将一座宗教名山的古今变化娓娓道来。在时空交错中,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淡淡遗憾,容易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身不由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