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吟

世上偷闲始得闲,我生长在不忙间。
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
坐卧边身唯水竹,登临满目但云山。
醉眠只就花阴下,转破花阴梦始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闲适不是刻意追求来的,而是内心不忙乱的自然状态。

前两句说:人只有放下执念才能真正获得悠闲,而自己天生就活在这种不慌不忙的状态里。这里用"偷闲"这个词很妙,暗示世人都在忙碌中错过真正的闲适。

中间四句构成鲜明对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自然美景却是无限的。诗人整天与水竹相伴,抬眼尽是云山,这些永恒的自然之物能抚慰人心。这里"风月无涯"既指自然美景,也暗指超脱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最有趣:喝醉了就直接睡在花荫下,等花影转动(暗示时间流逝)才从梦中醒来。这种随性而为的醉眠,连梦境都和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完全放松的生命状态。

全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坐卧、登临、醉眠,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没有说教,却让人感受到:与其追逐功名,不如像花影下的醉汉一样,活出本真的快乐。这种生活哲学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