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台诗① 其三

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
洗心兼涤目,恍若游春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月夜春景,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清新愉悦的感受。

前两句"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把月亮比作一块晶莹的美玉(玉魄),从东方缓缓升起。月光下仿佛能看到嫦娥仙子(传说中的月宫仙女)追逐着光影翩翩而来。这里用"逐影"二字特别生动,让静止的月光有了流动的美感。

后两句"洗心兼涤目,恍若游春台"写月光带来的神奇感受:皎洁的月光仿佛能洗净心灵(洗心),擦亮眼睛(涤目),让人恍惚间就像漫步在春天的亭台楼阁(春台)之中。这里的"春台"不是实指某个建筑,而是象征充满生机的美好境界。

全诗短短二十个字,却包含了三个层次:先写月亮升起,再写月光中的幻象,最后写月光给人的心灵洗礼。诗人用月光串联起天地仙境,把普通的夜景写得仙气飘飘。最妙的是最后"恍若"二字,既保留了现实感,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到底是真的看见了仙境,还是被月光陶醉后的幻觉呢?

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心灵感受融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不需要复杂词藻,简单几个意象组合,就能让人感受到月光的纯净与春夜的生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