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

楚水滇池万里游,使车重喜过巴丘。
千家树色浮山郭,七月涛声入郡楼。
寺里池亭多旧主,城中冠盖半同游。
明朝又下章华路,江月湖烟绾别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楚水滇池万里游,使车重喜过巴丘"交代了背景:作者长途跋涉,从楚地(湖南湖北一带)到滇池(云南),如今又高兴地经过巴丘(岳阳一带)。"万里游"显出旅途遥远,"重喜"表达故地重游的欣喜。

颔联"千家树色浮山郭,七月涛声入郡楼"是写景名句:远处山城被绿树环绕,千家万户的树影仿佛漂浮在城郭之上;七月的浪涛声一直传到城楼里。这两句用"浮"和"入"两个动词,把静态的树色和动态的涛声写得活灵活现。

颈联"寺里池亭多旧主,城中冠盖半同游"转入人情:寺庙里的亭台楼阁多是故人所有,城中的达官贵人也多半是旧相识。这说明作者在这里有很多老朋友,暗示即将到来的离别。

尾联"明朝又下章华路,江月湖烟绾别愁"写离别在即:明天又要启程去章华路,此刻江上的明月和湖面的薄雾,仿佛都在缠绕着离愁别绪。用"绾"字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全诗以行程为线索,先写壮游万里,再绘巴丘美景,继而忆故人交游,最后以离愁作结。诗中"浮""入""绾"等字用得精妙,把山水之美和人情之真融为一体。最动人的是最后把月、烟拟人化,让自然景物替人表达不舍之情,显得含蓄又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