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略帖赞

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历籀化大荒。
烟华淡浓动彷徉,一噫万古称天章。
鸾夸虬引鹄序翔(自注:数字皆有此形势。),洞天九九⑴通辽阳。
茫茫十二小劫长(自注:自晋至今十二代。),玺完神诃命黻藏。

现代解析

这首《王略帖赞》描绘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文物与艺术的敬畏与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昭回于天垂英光”,意思是王略帖的光芒如同天上的星辰,照耀着大地。这里的“英光”象征着王略帖的珍贵与不朽,仿佛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接下来,“跨颉历籀化大荒”则是指王略帖跨越了历史的洪流,从古代的文字演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这里的“大荒”可以理解为历史的广袤与深远,而“化”则表达了王略帖在历史中的影响力。

“烟华淡浓动彷徉”描绘了王略帖的书法之美,笔触的浓淡变化如同烟雾般飘渺,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艺术魅力。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一噫万古称天章”则是对王略帖的高度赞美,意思是它的艺术价值足以让万古流传,成为天书一般的存在。这里的“天章”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艺术成就。

接下来的几句诗,作者通过比喻和自注,进一步强调了王略帖的独特性和历史地位。例如,“鸾夸虬引鹄序翔”形容了书法中的笔画如同凤凰、龙和天鹅一般优雅飞舞,展现了王略帖的书法艺术之美。

“洞天九九通辽阳”则是指王略帖的艺术境界如同仙境一般深远,能够通达天地之间的辽远之地。这里的“九九”象征着无限的深远与广阔。

最后,“茫茫十二小劫长”则是指自晋朝至今的十二个朝代,王略帖依然完好无损,仿佛受到了神灵的庇佑。这里的“小劫”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而“玺完神诃命黻藏”则表达了王略帖在历史中的珍贵与神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王略帖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与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它让我们感受到,尽管时间流逝,但真正的艺术与文化遗产却能跨越时空,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