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书屋为刘子樵赋

万竿苍玉护茅庐,清绝偏宜隐者居。
五月绿阴连户牖,三秋凉翠湿衣裾。
閒裁汗简供吟咏,醉写琅玕入画图。
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竹林中的理想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闲适之趣。

前两句"万竿苍玉护茅庐,清绝偏宜隐者居"用竹子比喻成青玉,说竹林像卫士一样保护着茅草屋,这样清幽的环境最适合隐居的人。这里用"苍玉"形容竹子,既写出竹子的颜色,又赋予它高洁的品质。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竹林生活的美好:"五月绿阴连户牖"说五月的绿荫一直延伸到窗户;"三秋凉翠湿衣裾"写秋天的凉意和竹叶上的露水打湿衣角;"閒裁汗简供吟咏"是悠闲地裁纸写诗;"醉写琅玕入画图"写醉后画竹子的雅兴。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隐士日常的诗意生活。

最后两句"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什么时候能实现隐居的愿望,和朋友一起坐着简陋的马车来到这样的竹林小径。这里的"考槃"指隐居的愿望,"三径"是用典,指隐士住的地方。

全诗通过竹林、茅屋、吟诗、作画等意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竹林的清凉和隐居的闲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