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其一

遍参四大海,观寻五阴山。
如来行道处,灵智甚清閒。
宝殿明珠曜,花座美玉鲜。
心王明教法,敷扬般若莲。
净土菩提子,盖得天中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追寻佛法真谛的历程,以及悟道后的心灵境界。全诗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佛法的智慧与纯净之美。

前四句讲修行过程:主人公走遍四海(象征广泛求索),参透五蕴(佛教认为构成人的五种元素),最终在佛陀走过的路上,获得了清明自在的智慧。这里用"清閒"形容开悟后的心灵状态,不是懒惰,而是摆脱烦恼后的轻松。

中间四句描写佛国景象:发光的宝殿、鲜花装饰的玉座,这些华丽意象其实是在比喻佛法的珍贵。就像明珠照亮殿堂,智慧能照亮人心;"般若莲"指佛教最高智慧,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修行者就像菩提树下悟道的佛陀("天中天"是对佛陀的尊称),通过明心见性,最终抵达纯净的佛国净土。全诗通过空间转换(从四海到宝殿)和意象对比(世俗山水与佛国珍宝),生动展现了修行者从追寻到觉悟的心灵升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