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沈别浦。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寄奴今寄何所。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霜月古。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掀髯起舞。看羱伏苍苔,龙吟翠葆,天籁奏韶舞。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甘露寺多景楼上的所见所感,将壮阔的江景与深沉的历史感慨融为一体。

上片写登楼远眺的景色:八面窗户敞开,秋色尽收眼底,长江仿佛流入了酒杯。天空像蓝色帷幕低垂笼罩群山,夕阳下飞过的大雁清晰可数。远处的江湾渐渐隐没在苍茫暮色中,只能看到烟雾笼罩的平野。晨钟暮鼓声中,作者倚栏听船桨声,这些景色本与他无关,却莫名勾起了愁绪。

下片转入历史沉思:这里曾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北府指东晋谢玄组建的北府兵),但如今英雄何在?就像南朝刘裕(小名寄奴)的遗迹也无处可寻。只有西风潮水千年不变,山海依旧吞吐着日月。在寒霜明月的夜晚,作者幻想与燕子作伴,在长满仙草的花园里生活。最后以豪放姿态收尾:胡须飘扬地起舞,看野羊伏在青苔上,翠竹如龙吟唱,自然之声仿佛上古雅乐。

全词特色在于:
1. 空间感极强,从近处窗户到远山长江,构成立体画卷
2. 时间跨度大,由眼前秋景延伸到千年历史
3. 情感起伏明显,从闲适观景到深沉怀古,最后归于超脱
4. 善用对比手法,永恒的自然与短暂的人生形成强烈反差
5. 结尾充满浪漫想象,把普通景物幻化成神话般的场景

孙吴会

孙吴会(?~一二七○),字楚望,号霁窗,晚号牧隋翁,淮安(今属江苏)人,居京口。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宝祐间为沿江制置司参议。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知常州。度宗咸淳六年卒。有《煮石吟稿》,已佚。事见《至顺镇江志》卷四、一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