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一作省试夜)。(一作薛能诗) 其二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
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此首一作薛能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间科举考试的雅致场景,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传递出深层意蕴。

前两句"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用比喻手法,将考场里成排的烛光比作盛开的莲花,既写出考场灯火通明的壮观,又暗含对考生们高洁品格的赞美。"升平雅颂"则通过音乐般的和谐氛围,展现太平盛世下文人齐聚的盛况。

后两句笔锋一转:"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这里用"唱烛"这个科举术语(指燃尽一支计时蜡烛),暗示考试时间紧张。最妙的是结尾——当考生们还在埋头答卷时,考场外的皎洁月色和清风美景却无人欣赏。这种"考场内外"的鲜明对比,既写出科举考试的紧张感,又流露出对自然之美被辜负的淡淡惋惜。

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就的工笔画,既有灯火辉煌的热闹场面,又有月色清幽的静美背景,在动静之间展现了古代文人生活的独特韵味。通过"考试"这个具体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中"雅致"与"压力"并存的独特魅力。

韦承贻

京兆杜陵人,字贻之。韦博子。懿宗咸通八年进士,授校书郎。僖宗乾符中,官至主客、户部员外郎。能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