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岩

绿发仙人山泽癯,出游入息几曾拘。
种花甚少四时有,谏草不多千古无。
阅世眼高磨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
行藏到得无心处,钟鼎山林岂异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淡泊名利、随心而行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开头两句"绿发仙人山泽癯,出游入息几曾拘"用夸张手法,把隐士比作长生不老的神仙,说他住在山林水泽间,身形清瘦,行动完全不受拘束。这里的"绿发"暗指长生,"几曾拘"强调绝对自由。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隐士的特质:他种的花虽少却四季常开,写的谏书虽少却质量极高;他阅历丰富眼光独到,爱才惜贤的名声传遍天下。这些描写突出了隐士不追求数量而注重品质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是全诗精华,点明主旨:当一个人真正做到随心而行、不刻意为之的时候,富贵生活(钟鼎)和隐居生活(山林)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这表达了超脱世俗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具体形象传递深刻哲理: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在环境,而在于内心是否超脱。这种淡泊明志、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寻找内心平静仍有启发意义。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