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用韵

夜凉不成寐,揽衣坐北隅。
月光胜白日,明镜当前除。
竹风弄金碧,微波漾骊珠。
毛骨亦凛凛,翻疑在蓬壶。
持以赠良友,作诗成画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夜晚,诗人因睡不着而起身独坐的场景,充满了宁静而奇幻的美感。

前四句写夜晚的凉意让人无法入睡,诗人披衣坐在屋子北角。月光比白天的阳光更明亮,像一面镜子挂在眼前。这里用"明镜"比喻月光,突出夜晚的清澈透亮。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精彩的部分:竹叶在风中摇曳,在月光下泛着金绿色的光;水面微波荡漾,像一串串发光的珍珠。这种光影交错的景象让诗人感到连骨头都透着凉意,恍惚间以为自己来到了仙境("蓬壶"是传说中东海仙山)。这里用"金碧"形容月光下的竹影,用"骊珠"比喻水波反光,把普通的夜景写得璀璨夺目。

最后两句诗人想把这份美景写成诗、绘成画,送给好友分享。这说明诗人不仅自己陶醉其中,还想把这份美好传递出去。

全诗妙在三点:
1. 把寻常的夜景写出了仙境的质感,月光、竹影、水波这些普通元素在诗人笔下都闪着神奇的光彩
2. 通过身体感受("毛骨凛凛")和心理错觉("翻疑")让读者身临其境
3. 结尾的分享意愿让诗意更温暖,说明美好事物值得被记录和传递

这种把日常生活写出奇幻感,又带着人情味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