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 青溪水曲,不秋自凉,与二窗系舟垂柳下,水风萧寥,斜日入坐,游船罕到,明漪绝尘,相对闲鸥,忽忽已有归意。和白石此词,扣舷歌之,望美人兮天一方,不能无赤壁之感也
万树蝉凉,断桥虹瘦,隔烟唤起秋阔。
鱼国吹漪,空香四远,水风还似百末。
有人凝睇,对帘外、青山秀发。
诗愁多少,飞满吴天,画篷难压。
十年俊侣飘零,短艇蘋洲,笛声悽答。
松陵归棹,飘然欲去,几被闲鸥相遏。
玉阶蕲簟,怕今夜寒侵露袜。
沙边幽恨,分付斜阳,澹红半霎。
鱼国吹漪,空香四远,水风还似百末。
有人凝睇,对帘外、青山秀发。
诗愁多少,飞满吴天,画篷难压。
十年俊侣飘零,短艇蘋洲,笛声悽答。
松陵归棹,飘然欲去,几被闲鸥相遏。
玉阶蕲簟,怕今夜寒侵露袜。
沙边幽恨,分付斜阳,澹红半霎。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闲适图景,同时暗含人生漂泊的感慨。
上片写景:
开篇用"万树蝉凉"点出初秋氛围,虽然未到深秋却已凉意袭人。"断桥虹瘦"勾勒出江南小桥流水的精致画面。随后通过"鱼国吹漪"、"空香四远"等意象,营造出水面微波荡漾、清香弥漫的宁静氛围。词人独坐船中,望着帘外青山,愁绪如飞絮般弥漫吴地天空,连画船都承载不下。
下片抒情:
转入对十年漂泊的回忆。"俊侣飘零"道出友人离散的怅惘,短笛声在蘋洲回荡更添凄凉。词人想学范蠡泛舟归隐,却被闲鸥阻拦,暗示归隐之愿难遂。结尾处"怕今夜寒侵露袜"的担忧,与"澹红半霎"的夕阳相映,将人生幽恨融入自然景物中。
全词特色:
1. 动静结合:蝉鸣、水波是动,断桥、青山是静
2. 感官丰富:视觉(斜阳)、听觉(笛声)、触觉(凉意)、嗅觉(空香)俱全
3. 情感含蓄:通过"画篷难压""闲鸥相遏"等意象委婉表达愁绪
4. 用典自然:化用范蠡、苏轼等典故却不显生硬
词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闲适表象下的孤寂、归隐愿望与现实羁绊的矛盾娓娓道来,展现了典型文人面对世事变迁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