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林鹤山秋兴① 其二

日月催人鬓欲蓬,一年容易又秋风。
西归鹭屿囊羞涩,北上燕京路未通。
羽檄交驰青海外,烽烟叠起大江东。
鱼书珍重何由达,徒倚门闾望不穷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秋天感受到的时光飞逝、人生无奈,以及战乱带来的漂泊与思念。

前两句"日月催人鬓欲蓬,一年容易又秋风"用很形象的比喻说时间过得飞快,日子一天天过去,人的头发都变白了(鬓欲蓬),转眼又是一年秋天。这里用"容易"二字特别巧妙,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道出了岁月无情的沉重感。

中间四句写作者的处境:想回南方老家(鹭屿)却穷得没钱(囊羞涩),想去北方(燕京)又路不通。同时描写了战乱景象:边疆(青海)战报频传,江东地区烽火连天。这些句子生动展现了乱世中普通人的困顿——进退两难,无处可去。

最后两句"鱼书珍重何由达,徒倚门闾望不穷"最打动人心。想给家人写信(鱼书)却送不出去,只能倚着门框不停地张望。这个画面特别有感染力,把战乱时期普通人思念亲人又无能为力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人生体验:时光流逝的无奈、乱世漂泊的艰辛、对家人的深切思念。最难得的是,诗人没有用夸张的词语,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头发白了、囊中羞涩、倚门张望)来表达情感,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苦闷与哀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