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姓王的将军(字醇父),他住在名为"舫斋"的书房里。全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刻画出一位低调务实又战功赫赫的将领形象。
前两句说将军的忠诚勇猛继承了家族传统,现在统领着长江流域十万大军。"贯家声"说明他不是突然发迹,而是将门虎子;"独擅"二字凸显他独一无二的统帅才能。
后两句特别精彩:将军早年就立下像祖逖"中流击楫"那样的豪迈誓言(这个典故指立志收复失地),但诗人调侃说,相比将军真实的军事成就,"舫斋"这个书房名字实在太过谦虚了。"小"字用得巧妙,既说书房名字低调,又暗示将军的功业远不止于此。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对比将军显赫的军功和朴素的书斋名,展现了一个不慕虚名、专注实干的将领形象。就像今天我们看到某些大佬用着普通手机却做着改变世界的事,这种反差反而更显人格魅力。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