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秀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未能亲临的遗憾。
开头两句像用广角镜头拍风景: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连绵的群峰像画屏般层层展开。这里用"屏帷"比喻山峰,既写出山势的连绵,又赋予画面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各处景致:远处的山色仿佛穿透了书房的窗帘,近处山间的雾气映照着简陋的木门。在竹林环绕的小岛上,凉风习习适合提笔作诗;在云雾缭绕的石壁前,暖意融融正好题诗。诗人通过"书幌""板扉"这些生活化的细节,把宏大的山水拉近到读者眼前。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想到这些美景却不能亲临,心中充满惆怅,不知何时才能登临观赏,实现心中所愿。这种"看得到却摸不着"的遗憾,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全诗就像用文字作画,先勾勒远景,再聚焦近景,最后抒发观感。诗人把自然风光与文人雅趣完美结合,既有"风凉吟诗"的闲适,又有"云暖题诗"的惬意,最后落在"不能亲临"的淡淡愁绪上,读来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