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即事

水榭歌阑月未斜,凉阴一路走香车。
芙蓉织彩衣初称,茉莉穿丝髻尚丫。
世味只应扶薄醉,禅心聊与映虚花。
银筝重紧添哀怨,莫更纤腰掌上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闲适场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生活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水边的亭台里歌声渐歇,月亮还斜挂在天边;清凉的树荫下,装饰华美的马车缓缓驶过。这里用"歌阑"和"香车"暗示这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夏夜聚会。

中间四句写人:姑娘们穿着彩绸新衣,头上用茉莉花装饰着未成年的发髻。诗人说,人世间的事啊,只值得带着微醉去面对;自己这颗看透世事的心,就像水中倒映的虚花一样空明。这里"髻尚丫"指少女发型,暗示聚会中的年轻女子;"禅心虚花"的比喻很巧妙,把超脱的心态比作水中的花影,既美丽又虚幻。

最后两句转折:忽然银筝的音调变得急促哀怨,诗人感慨地说:别再炫耀那些掌上舞的纤腰美人了。这里用音乐的变化暗示情绪转折,从闲适到哀愁。"掌上誇"用汉代赵飞燕的典故,暗指那些被权贵宠爱的美人。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写夏夜聚会,实则通过"薄醉""禅心"等词流露对繁华生活的疏离感。最后用哀怨的筝声打破宁静,暗示再美好的夜晚也难掩人生哀愁。诗人用芙蓉、茉莉、银筝等意象,把夏夜写得既美丽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展现出一个过来人看透世情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