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咏七十
我才弱冠出乡闾,日渐回头旧迹疏。
惟有乡闾才德士,记在心胸如记书。
老来乍作龙门客,臭味讶君多似渠。
讲论前辈三数公,果然少壮皆群居。
因话隆兴乾道事,恍惚此身栖故庐。
乃知场屋非巨网,却放鲲鲸为逸鱼。
不得浮名须得寿,人爵何如天爵有。
谈禅会意一二言,遣兴成诗千百首。
气清形瘦力不羸,缓步登临快如走。
夕阳晓鸡神愈健,端坐纵谈谁解纠。
今春七十休计年,此是神仙人识否。
生平但看神仙手,何曾把钱弄升斗。
惟有乡闾才德士,记在心胸如记书。
老来乍作龙门客,臭味讶君多似渠。
讲论前辈三数公,果然少壮皆群居。
因话隆兴乾道事,恍惚此身栖故庐。
乃知场屋非巨网,却放鲲鲸为逸鱼。
不得浮名须得寿,人爵何如天爵有。
谈禅会意一二言,遣兴成诗千百首。
气清形瘦力不羸,缓步登临快如走。
夕阳晓鸡神愈健,端坐纵谈谁解纠。
今春七十休计年,此是神仙人识否。
生平但看神仙手,何曾把钱弄升斗。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位七十岁老者的豁达人生,传递出超越功名利禄的生活智慧。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青春回忆(前八句)
诗人回忆年轻时离乡打拼,渐渐与故乡疏远,但始终记得乡里德才兼备的前辈。通过"记在心胸如记书"的比喻,说明这些前辈对他影响深远。后来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臭味讶君多似渠"),大家常聚在一起谈论隆兴、乾道年间的往事,恍如回到故乡。
2. 人生感悟(中间八句)
诗人看透科举功名就像"巨网",而自己宁愿做自由自在的"逸鱼"。他认为虚名不如长寿,官位不如天赐的德行("人爵何如天爵有")。日常谈禅作诗、登高漫步,展现出精神饱满的生活状态。
3. 晚年自况(最后六句)
七十岁的老人依然思维敏捷("端坐纵谈谁解纠"),自称"神仙"带着调侃。最后两句最有趣:他一生只关注精神追求("神仙手"),从不为钱财斤斤计较("弄升斗"),用市井语言道出超脱物欲的境界。
诗歌亮点在于:
- 用"鲲鲸为逸鱼"等鲜活比喻反对功利束缚
- "谈禅会意""遣兴成诗"展现精神生活的充实
- 结尾的"神仙手"与"弄升斗"形成强烈反差,突出淡泊名利的主题
- 通篇口语化表达,如"讶君多似渠""谁解纠",使说理生动不枯燥
全诗塑造了一位看透世情、精神自由的长者形象,告诉读者: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成就,而在于内心世界的丰盈与豁达。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