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吴水迢遥接楚云,瑶台清露滴黄昏。
当时谁向苍梧望,休信斑斑竹上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遥远而朦胧的江南水乡画卷,通过自然景物和神话意象传递出淡淡的哀愁与人生感慨。

前两句"吴水迢遥接楚云,瑶台清露滴黄昏"用空间与时间的延展感营造氛围:吴地的流水蜿蜒流向远方,与楚地的云霞相连,仿佛天地尽头;黄昏时分,传说中仙人居住的瑶台上,露珠缓缓滴落。这里用"迢遥""黄昏"等词,暗示了某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

后两句"当时谁向苍梧望,休信斑斑竹上痕"转入典故的化用。苍梧是舜帝去世之地,斑竹痕传说为舜妃泪水所化。诗人却说"休信",表面否定传说,实则用反语强调思念之深——正因为思念太沉重,连竹上的泪痕都不忍卒睹。这种欲说还休的表达,比直接抒情更显含蓄动人。

全诗妙在将地理空间(吴水楚云)、神话元素(瑶台斑竹)与人类情感完美交融,用柔和的黄昏露珠对比内心隐痛,用遥远的山水距离象征情感阻隔。最终传递出一种对逝去美好或远方之人的怀念,以及面对传说与回忆时复杂微妙的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