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向寺庙里的长老讨要柏树苗的故事,但背后藏着更深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森然桃李阴,当春皆手植"说的是春天种下的桃树李树已经长得高大茂密,投下浓荫。这里用桃李比喻那些容易成活、见效快的植物,就像生活中那些能快速带来回报的事情。
后两句"更求青青枝,要见岁寒色"是重点:诗人特意向长老讨要柏树苗,就是想看它在寒冬中依然青翠的样子。柏树在这里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代表着能在逆境中保持本色的精神。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种树这件小事,道出了人生选择的大智慧:我们固然可以追求像桃李那样快速见效的成就,但更应该培养像柏树那样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格。诗人通过"要见岁寒色"这个动作,表达了对坚韧精神的向往,也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在艰难时刻才能显现。
余靖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