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朋介石

诗卷前年手自携,秋风客路易东西。
游淮战士看飞锡,渡海神鱼惊照犀。
故国身归疑化鹤,深山睡稳厌闻鸡。
一生结友皆奇衲,难得如君无町畦。

现代解析

这首诗《寄朋介石》是作者写给一位叫介石的朋友的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诗卷前年手自携,秋风客路易东西”是说,前年作者亲手带着诗卷(可能指自己的作品)和朋友分别,如今在秋风中各自漂泊,人生道路像东西方向一样分开了。这里用“秋风”暗示时光流逝和漂泊的凄凉感。

“游淮战士看飞锡,渡海神鱼惊照犀”这两句用了两个典故:战士看到僧人(飞锡指僧人云游)感到新奇,深海的神鱼被犀牛角的光(传说犀角能照见水中怪物)惊吓。这里可能是比喻自己和朋友像不同世界的人相遇,彼此的经历都很特别。

“故国身归疑化鹤,深山睡稳厌闻鸡”是说,回到故乡时感觉自己像传说中的化鹤仙人(暗示物是人非),而在深山中安稳睡觉时讨厌鸡鸣(象征世俗的喧嚣)。这两句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更喜欢隐居的宁静。

最后两句“一生结友皆奇衲,难得如君无町畦”是重点:作者说自己一生结交的都是特立独行的僧人(奇衲),但像介石这样毫无心机(无町畦指没有界限隔阂)的朋友实在难得。这是对朋友最高的赞美,说明他们的友情纯粹自然。

全诗通过漂泊、隐居、奇遇等意象,最终落脚到对真挚友情的珍惜。语言看似含蓄,但情感非常直白——人生漂泊中能遇到一个毫无隔阂的朋友,比什么都珍贵。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