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旅途中偶遇同乡的温馨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人情味。
前两句写实景:两个素不相识的旅人在客栈偶然相遇,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而倍感亲切。风尘仆仆的脸上写满思乡之情,连尘土都遮不住那份见到同乡的欣喜。这里用"一掬乡心"这个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思乡之情比作可以捧在手心的具体事物。
后两句笔锋一转: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华丽的歌舞声(瑶台指豪华的楼台),原本可能因为旅途劳顿产生的不愉快,立刻被这意外的欢乐气氛冲散了。"回嗔"二字用得巧妙,把情绪由坏转好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捕捉到了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温暖——陌生人之间因乡音产生的亲切感,以及音乐带来的即时快乐。诗人用"忽听""顿令"这样干脆的词语,生动展现了情绪瞬间转变的微妙,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柳暗花明的惊喜。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