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梅庵太守园亭

归来林下自仙流,结构茅亭事事幽。
二顷稻田春遍种,一区蔬圃熟堪收。
瓮头酒美临池酌,花下诗成与客酬。
此外红尘都不到,何妨山水恣夷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田园的官员(李梅庵)悠闲自得的乡村生活,展现了远离官场后自然、诗意的生活状态。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归隐生活(前两句) "归来林下自仙流":从官场回到山林就像神仙般自在。"结构茅亭事事幽":搭建的茅草亭子处处透着清幽。这两句点明主人公从繁忙公务中抽身,过上了逍遥的隐居生活。

2. 田园乐趣(中间四句) - 种田:"二顷稻田春遍种"春天播种两顷稻田 - 种菜:"一区蔬圃熟堪收"菜园里蔬菜成熟可采摘 - 喝酒:"瓮头酒美临池酌"对着池塘喝自家酿的好酒 - 作诗:"花下诗成与客酬"在花树下写诗与朋友唱和 这些具体描写像一组田园生活的快照,展现出自给自足的劳动乐趣和文人雅致。

3. 超脱心境(最后两句) "此外红尘都不到":世俗的烦恼都影响不到这里。"何妨山水恣夷犹":不妨尽情享受山水间的悠闲。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彻底摆脱尘世纷扰,完全融入自然的豁达心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画卷 - 通过种田、喝酒、作诗等日常场景,展现真实可感的生活情趣 - 传达出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 散发着陶渊明式"采菊东篱下"的隐逸情怀

这种把平凡生活过出诗意的态度,对现代人缓解压力、寻找生活本真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