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圃草亭初成与同人较艺
冷官无事辟矍圃,新亭峨峨立旧础。编茅作盖士作阶,缚竹为栏纸为户。
一日畚插二日成,忽遣荆榛化堂宇。坐依碧筱落襟袖,卧看青山到帚尘。
不知主人义何取,公然欲为亭作主。疏狂幸许托圣明,奔走已复息旁午。
门前朅来举举士,墙角伫听渊渊鼓。申令颇亦峻赏罚,进耦俨欲勒部伍。
金瓜声彻饿鸱鸣,白翎影作飞凫舞。却愁手硬绕丛棘,更苦力薄怕强弩。
长短广狭上下旁,毕竟将心安何所。乍喜骍弓渐调习,无那皮鹄偏抗拒。
裂帛一声忽破的,旁人大笑观若堵。赖有先生能解嘲,底事将军不好武。
迩来半月颇滑溜,百发居然得十五。翳我无心无不可,中固不恶否亦许。
平生百好百无成,学书学剑终何补。况于此艺小尝试,无乃班门强弄斧。
引睡免辱文书翻,破闷犹贤博弈赌。世无甘蝇与飞卫,亭中之人勇可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冷门小官("冷官")在闲暇时开辟射箭场、搭建草亭,并邀请朋友来比试箭术的趣事。全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开头写草亭的建造过程:用茅草做屋顶,竹子围栏,窗户糊纸,两天就建好了。这里透露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描写在亭中的惬意时光:坐着能看到青翠竹林,躺着能望见远山,展现了文人亲近自然的情怀。
中间部分生动记录了射箭比赛场景:参赛者("举举士")陆续到来,鼓声阵阵,比赛规则严格。作者用"饿鸱鸣""飞凫舞"等比喻形容箭矢破空的声音和轨迹,既形象又有趣。特别有趣的是作者自嘲箭术不精:说自己力气小拉不开硬弓("怕强弩"),好不容易射中靶心("破的")却引来围观者哄笑。
最后转为人生感慨:作者说自己平生兴趣广泛却一事无成,学文习武都没成就。但把这些射箭活动当作消遣("引睡免辱""破闷"),比赌博下棋强多了。结尾说现在没有古代神射手("甘蝇""飞卫"),但亭中这些人勇气可嘉,透着豁达自嘲的智慧。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射箭活动写得妙趣横生,既有"裂帛一声忽破的"的精彩瞬间,也有"旁人大笑观若堵"的尴尬场面。作者不掩饰自己的笨拙,反而用幽默化解,展现出古代文人既能认真较艺,又能笑对失败的洒脱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