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晓廉先生

君本象山故家,六十年回首前尘,百感上心来,叹沧桑世变,鬼蜮人情,自今恩怨都空,解脱定归佛氏域;
我乍鹿城返棹,两三日暂违故里,半途惊讣至,痛强寇未平,德门已毁,从此风流顿尽,凄凉忍过郑公乡。

现代解析

这首挽诗是作者为悼念好友郑晓廉而作,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乱世的感慨。

诗的上半部分写郑晓廉的身世和作者对他的追忆。"象山故家"点明郑氏出身名门,但六十年人生转瞬即逝,回首往事令人百感交集。作者感叹世事变迁如沧海桑田,人心险恶如鬼魅般可怕,如今逝者已去,生前恩怨都成过眼云烟,相信他定能超脱尘世,往生佛国。

下半部分写作者得知噩耗时的悲痛。他刚从鹿城返回,离家才两三天,就在半路惊闻好友去世的消息。"强寇未平"指当时国家仍处战乱,而郑家这样的德行之家却已遭毁坏,让作者倍感痛心。最后以"郑公乡"作结,既点明逝者身份,又暗示从此经过这个地方时,再也见不到这位风流人物的身影,只能独自承受凄凉。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哀思与家国忧患融为一体。语言平实却感人至深,既有对好友的深切怀念,又透露出对战乱时代的无奈。诗中"鬼蜮人情""强寇未平"等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动荡,而"解脱定归佛氏域"则寄托了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