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颗颗丹丸可疗饥,幽人处此最相宜。
红尘不染云林净,妃子何由笑荔枝(以上民国《文昌县志》卷一七)。

现代解析

这首《荔枝》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荔枝的可爱和隐士生活的清雅。

前两句把荔枝比作"丹丸"(红色小药丸),说它不仅能充饥,还特别适合隐居的人享用。这里用"疗饥"一词很巧妙,既说荔枝能解饿,又暗示它能滋养心灵。

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隐士远离尘世、像云中树林一样洁净的生活;一边是杨贵妃在红尘中为荔枝痴迷的典故。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隐士享受荔枝的天然美味,何必像杨贵妃那样劳民伤财、千里快递呢?

全诗通过荔枝这个小物件,表达了作者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追逐浮华者的委婉批评。语言清新,意象鲜明,让人读后既能感受到荔枝的美味,又能体会到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