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季璋松斋

石上高斋倚碧空,虚檐面面拂空蒙。
龙蛟影动三更月,猿鹤声传万壑风。
飞翠雨余浮几席,轻花春暖洒帘栊。
先生莫自甘岩壑,廊庙终归造化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高耸岩石上的松斋(书房),展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隐逸意境,同时暗含劝人出仕的深意。

前四句用夸张的笔法写松斋的环境:石崖上的书房仿佛靠着蓝天,四面屋檐轻拂着云雾。深夜月光下松枝如龙蛇舞动,山风穿过峡谷传来猿啼鹤鸣。这些描写既展现了书斋的高远清幽,又通过"龙蛟影动"这样的动态描写,暗示主人不凡的品格。

五六句转入春日景象:雨后松针的翠色仿佛飞溅到书案上,暖春时节的落花轻轻飘进窗帘。这里用"飞翠""轻花"这样轻盈的意象,营造出闲适雅致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劝告斋主不要甘心隐居山林,因为朝廷(廊庙)才是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体现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儒家入世思想。这种从写景突然转向劝仕的转折,正是全诗最耐人寻味之处——表面写隐逸之乐,实则表达济世之志。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个高空俯拍展示书斋位置,再用特写表现松影风声,接着用慢镜头捕捉飞花落叶,最后突然跳出画面对主人喊话。这种由远及近、由静到动、最后意外转折的写法,既展现了山水之美,又传递了积极用世的人生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