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寺庙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的闲适心境。
首句“春深寺逾静”,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春意正浓,寺庙更加安静。这里的“逾”字,强调了寺庙的宁静程度,仿佛连春天的生机都被这份宁静所包容。
“云伴小窗闲”,诗人通过窗户看到云朵悠闲地飘过,仿佛云也在享受这份宁静。这里的“伴”字,赋予了云朵以人的情感,与诗人共同感受这份闲适。
“客思落花里”,诗人的思绪随着落花飘散,这里的“客思”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而“落花”则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淡哀愁。
“鸡声疎竹间”,鸡鸣声从稀疏的竹林中传来,打破了寺庙的宁静,但又不显得突兀,反而增添了一份生机。这里的“疎”字,形容竹林的稀疏,也暗示了声音的悠远。
“昼全无一事”,白天里,诗人无所事事,这里的“全无”强调了诗人的闲适,仿佛时间都变得缓慢。
“身似坐空山”,诗人感觉自己就像坐在空无一人的山中,这里的“空山”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幽意何人会”,诗人内心的幽深意境,谁能理解呢?这里的“幽意”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而“何人”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吟僧时往还”,只有那些吟诗的僧人,偶尔来往,与诗人交流。这里的“吟僧”指的是那些有文化修养的僧人,而“时往还”则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寺庙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超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