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是一首禅宗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境界。
首先,“野干鸣,师子吼”这两句,用“野干”和“师子”来比喻不同的声音。野干的声音可能显得杂乱无章,而师子(狮子)的吼声则象征着威严和力量。这里暗示了禅宗修行者要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张得眼,开得口”这两句,字面意思是睁开眼睛、张开嘴巴,实际上是在说修行者要觉醒,要能够清晰地看到世界的本质,并且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领悟。
“动南星,嗟北斗”这两句,南星和北斗都是天上的星辰,象征着宇宙的秩序和规律。这里的意思是,修行者要能够洞察宇宙的奥秘,理解自然法则,从而与宇宙和谐共处。
“金刚阶下蹲,神龟火里走”这两句,金刚阶下蹲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修行,而神龟火里走则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在极端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禅宗修行者要达到的境界:超越世俗的纷扰,觉醒并洞察宇宙的奥秘,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修行,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种境界不仅是对修行者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追求内心宁静和智慧的人的启示。
释景元
释景元(一○九四~一一四六),俗姓张,永嘉(今浙江温州)楠溪人。年十八依灵山希拱为僧,又谒圆悟于钟阜。后住台州护国寺,称此庵景元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昭觉勤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六年卒(此据《嘉泰普灯录》卷一五,《南宋元明僧宝传》作绍兴二十七年),年五十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