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子时二首 其二

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

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作者对清静自在的向往。

首联“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直接点明主题:主人公主动避开人群,独自生活,拒绝外界的吵闹。这里的“谢”不是感谢,而是“拒绝”的意思,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疏离感。

颔联“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用生动的对比写出隐居生活的特点:山泉就在附近,流水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显得细碎而宁静;而因为住在深山,酒的价格反而更贵(可能是交通不便,物资难得)。这一联既写出了隐居的雅致,也透露出生活的真实——远离人群,也有不便之处。

颈联“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进一步描绘环境:简陋的茅屋面对着连绵群山,整天都能听到松林被风吹过的声音。这一联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宁静。

尾联“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回归现实:虽然隐居,但也要亲自耕种五亩瓜田,不能怕辛苦。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自给自足生活的认可,也暗示了隐居并非完全逃避,而是另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它没有刻意美化隐居生活,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其中的宁静与艰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浮躁、回归自然的朴素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