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其二

林下攲倾茅草屋,门前诘曲竹笆篱。
数声清笛知何处,牛背斜阳牧竖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画面,读起来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充满质朴的生活气息。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歪斜的茅草屋静静躺在树荫下,门前弯弯曲曲的竹篱笆随意围成小院。这里用"攲倾"形容茅屋的歪斜,用"诘曲"表现竹篱的曲折,不是要表现破败,反而透露出一种不修边幅的自然美,就像老农随意卷起的裤腿,带着劳动生活的痕迹。

后两句突然有了声音和色彩:不知从哪里飘来几声清亮的笛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个放牛娃骑在牛背上,在夕阳里吹着短笛。这里"牛背斜阳"四个字特别传神,金红色的阳光洒在牛背上,放牛娃的身影被拉得老长,笛声在空旷的田野上飘荡,整个画面温暖又带着点孤独的诗意。

整首诗妙在动静结合,先用茅屋竹篱定格乡村场景,再用笛声和牧童激活整个画面。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这些寻常景物的白描,自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就像我们翻到老家的旧照片,不需要任何说明,那些熟悉的场景自然就唤起了温暖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