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渭八景 其六 派溪钓隐

派溪有水碧无瑕,结屋临溪钓隐家。
稚子敲针依柳树,扁舟罢钓泊芦花。
子陵辞汉千年远,尚父归周两鬓华。
祇恐客星难障掩,一竿未足了生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诗人用“派溪有水碧无瑕”来形容溪水的清澈美丽,接着提到“结屋临溪钓隐家”,暗示自己在这清幽之地建了小屋,过着垂钓的隐居生活。这里的“钓隐”不仅指实际上的钓鱼,更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两句,“稚子敲针依柳树,扁舟罢钓泊芦花”,描绘了孩子们在柳树下敲打鱼钩,小船停泊在芦花丛中的情景。这些细节让画面更加生动,展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隐士——子陵和尚父。子陵是东汉时期的隐士,尚父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吕尚,他晚年归隐。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敬仰,同时也暗示自己也有这样的志向。

最后两句,“祇恐客星难障掩,一竿未足了生涯”,诗人担心自己无法完全避开世俗的打扰,暗示即使隐居,也难免会有外界的干扰。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用一根钓竿度过余生,已经足够满足。这里的“一竿”既是实指钓鱼的工具,也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景和历史隐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俗的淡然态度。诗中的画面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何子举

何子举(?~一二六六),字师尹,号宽居,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仕至枢密院都承旨,出知赣州。度宗咸淳二年卒,谥文直。事见《鲁斋集》卷一二《跋宽居帖》、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八。今录诗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