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答秦京

孤城留翰墨,高咏豁心神。
岁晚悲游子,官卑忆古人。
鼓钟迎曙急,梅柳报春匀。
愧作长安梦,衣冠拜紫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外漂泊的官员在除夕夜的复杂心情,既有孤独思乡的忧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孤城留翰墨,高咏豁心神”写诗人独自在陌生的城市,用写诗来排解寂寞,高声吟诵让心情舒畅。这里的“孤城”暗示孤独,“翰墨”代指写诗,“高咏”则表现诗人试图用诗歌来振奋精神。

颔联“岁晚悲游子,官卑忆古人”点明时间——岁末除夕,诗人因漂泊在外而感到悲伤,同时感慨自己官职低微,不禁想起历史上那些同样怀才不遇的古人。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失意和思乡之情。

颈联“鼓钟迎曙急,梅柳报春匀”笔锋一转,写除夕夜的钟鼓声急促,仿佛在催促新年的到来,而梅花和柳树也悄悄传递着春天的气息。这里用声音和景物烘托出辞旧迎新的氛围,虽然诗人心情低落,但自然界的生机却给了他希望。

尾联“愧作长安梦,衣冠拜紫宸”是诗人的自嘲:他曾经梦想在京城(长安)建功立业,身穿官服朝见皇帝(紫宸),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惭愧。这句既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也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除夕夜的孤寂与乡愁,也有对未来的隐约期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失意和自然界的新生,让读者感受到他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