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前韵送蘅圃入都

贫别真可哀,月魄沉天西。
酸薄酒一杯,临行教重携。
索去计亦得,佣舂对梁妻。
所以连夕梦,梦必寻清溪。
归兴不可遏,如决河之堤。
君车又将驾,风铎声沧凄。
急雪打吟袖,冻手挼橙齑。
劳舟发秦淮,倦马嘶青齐。
肩经长安游,祝岁操豚蹄。
回思红藕庄,一𨓷荒烟迷。
春水浴花鸭,秋灯鸣莎鸡。
此景绝可爱,芒屩冲吴泥。
劝买春耕犍,抢雨同扶犁。
早种韭几棱,晚收芋半畦。
不如归去好,饱听林鹃啼。
花机响回织,轧轧停深闺。
粲然发一笑,笑齿明如犀。
人生行乐耳,安用宵然藜。
唯当检蕊书,一一为签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好友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离别的伤感,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用生活化的画面和生动的比喻,传递出真挚的情感。

开头四句直接点出送别的场景:月亮西沉,气氛凄凉,诗人只能以一杯薄酒为朋友饯行。"酸薄酒"既写实(酒味酸涩),又暗喻心情苦涩。朋友执意要走,诗人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中间部分用一连串生动的画面表达不舍:诗人连续几晚梦见清澈溪流,归乡念头像决堤洪水般强烈。而朋友即将启程,风雪中冻手搓着酸菜,船只离开秦淮河,马匹疲惫地嘶鸣——这些细节让离别场景如在眼前。

随后诗人开始对比两种生活:朋友去京城追求功名("肩经长安游"),而诗人自己却怀念家乡红藕庄的田园乐趣。他用"春水浴花鸭,秋灯鸣莎鸡"这样充满生机的画面,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美好,甚至具体到种韭菜、收芋头这些农事细节,显得格外亲切。

最后八句是诗人的人生感悟:与其在外奔波,不如回乡听杜鹃啼叫,看妻子织布时露出的明媚笑容。他认为人生就该及时行乐,不必苦熬着过清贫的学者生活("宵然藜"指夜里靠野菜充饥的苦读),最后以整理书籍的闲适画面作结。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决河之堤""冻手挼橙齑"等鲜活的比喻和动作描写,让情感可视化
2. 通过"春水浴花鸭"与"急雪打吟袖"的冷暖对比,强化离愁
3. 把抽象的思乡情转化为种菜、听鸟叫等具体生活场景
4. 语言朴实但意境丰富,比如用"轧轧停深闺"的织布声暗示家庭温馨

全诗像一封真挚的家书,既有对朋友的不舍,也坦率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容易引起现代人对"都市与田园"选择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