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叔达归鄱阳

携书宛句识英翘,几度思亲望斗杓。
岁晚客怀浇凿落,雪晴归路踏琼瑶。
骅骝自是轻千里,鸿鹄终当在九霄。
此去明年相见日,笔端定挽浙江潮。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汪叔达要回老家鄱阳,诗人用温暖又豪迈的笔触写了送别之情。

前四句像一组生活镜头:诗人回忆当初带着书卷结识这位出众的朋友("英翘"指优秀人才),这些年常看到朋友望着北斗星想家("斗杓"即北斗)。如今年底客居他乡,用酒杯浇愁("凿落"是酒杯),等雪停了,朋友就能踏着美玉般的积雪回乡("琼瑶"比喻白雪)。

后四句转为激昂的祝福:先说朋友像千里马("骅骝")注定能驰骋千里,又比作终将冲上云霄的大雁("鸿鹄")。最后用夸张手法说:明年重逢时,朋友的文章定会像钱塘江大潮般气势磅礴。

全诗妙在三个特点:一是用"踏琼瑶"这样晶莹的比喻把寻常雪景写得很美;二是用动物比喻展现对朋友才能的信任;最后用"挽浙江潮"这个不可能的动作,生动表达对朋友文采的极高期待。明明是送别诗,却写得充满希望和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