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子规

曾为越旅与吴栖,惆怅春风畏汝啼。
今日老归茅屋下,要啼啼到日头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只杜鹃鸟(子规)为线索,通过人生不同阶段的对比,道出了岁月变迁中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写年轻时的漂泊:诗人说自己曾经像杜鹃一样,在越地(浙江)作客、在吴地(江苏)栖居,每到春天听到杜鹃啼叫就感到惆怅——因为杜鹃"不如归去"的叫声总提醒着游子思乡。这里用"畏汝啼"三个字,生动表现出年轻人在外打拼时既想家又不得不留下的矛盾心理。

后两句写晚年生活:如今年老回到茅草屋下,反而对杜鹃说"你要啼叫就尽情啼到太阳西沉吧"。这种转变特别打动人——年轻时害怕听的鸟鸣,现在成了晚年生活的陪伴。最后一句"要啼啼到日头西"带着洒脱和释然,说明诗人终于与思乡之情和解,在简朴的茅屋生活中找到了安宁。

全诗用杜鹃的啼声串起人生轨迹,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对待鸟鸣态度的变化,巧妙展现了从青春躁动到晚年淡泊的心路历程。最精彩的是诗人把人生感悟藏在日常小事里,就像我们现代人可能会通过"听到某首歌想起从前"来表达心情一样自然真切。

宗谊

(1619—1688)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在公,号正庵。明末以家财资义兵军粮,遂至赤贫。鲁王监国,召之不赴。以教读为业。生平萃其力于诗,与陆宇燝、董剑锷、叶谦、范兆芝等结湖上七子社,日相唱和。有《愚囊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