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行径》描绘了一条幽静小径上的自然风光和行走体验,充满细腻的感官描写和闲适的意境。
首联"盘径入依依,旋惊幽鸟飞"写蜿蜒的小径引人深入,脚步惊飞了林间小鸟。用"依依"形容小径的曲折柔美,"旋惊"二字生动表现人鸟相遇的刹那动态。
颔联"寻多苔色古,踏碎箨声微"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小径特色:斑驳的古老青苔,踩碎枯叶的细微声响。"苔色古"三字既写颜色又带出岁月感,"箨声微"则捕捉到最轻细的自然声响。
颈联"鞭节横妨户,枝梢动拂衣"转为触觉描写:横生的竹节可能碰到行人,摇曳的树枝轻拂衣衫。两个动词"妨"和"拂"精准写出植物与人的互动。
尾联"前溪闻到处,应接钓鱼矶"由实转虚,听到溪水声便联想到垂钓的悠闲。这个开放式结尾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小径尽头的溪边垂钓场景,拓展了诗意空间。
全诗以"行走"为线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多角度描写,营造出清新幽静的自然氛围。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将普通小径写得生机盎然,最后用溪水声巧妙引出闲适的生活情趣,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淡泊的心境。
薛能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