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二首
投身魑魅域,宁免众鬼欺。
黄昏风雨集,所向道路迷。
一鬼在前啸,群鬼争和之。
从以众妖鸟,纷披鸣树枝。
训狐当傍叫,破獍随后啼。
斯须哭土枭,次第嗥狐狸。
睢盱恣陵傲,踸踔争新奇。
变态遂百出,肴然当此时。
胡为乃历兹,则伫成{腭月换目}眙。
其始为股栗,惨悽粟生肌。
惧以柔脆躯,遂为众鬼縻。
其中稍自定,注视但嗟咨。
其终乃释然,坚坐翻愉怡。
鬼见不为动,技穷将罢归。
人命固有常,此物终何为。
迟留待明发,请与众鬼辞。
黄昏风雨集,所向道路迷。
一鬼在前啸,群鬼争和之。
从以众妖鸟,纷披鸣树枝。
训狐当傍叫,破獍随后啼。
斯须哭土枭,次第嗥狐狸。
睢盱恣陵傲,踸踔争新奇。
变态遂百出,肴然当此时。
胡为乃历兹,则伫成{腭月换目}眙。
其始为股栗,惨悽粟生肌。
惧以柔脆躯,遂为众鬼縻。
其中稍自定,注视但嗟咨。
其终乃释然,坚坐翻愉怡。
鬼见不为动,技穷将罢归。
人命固有常,此物终何为。
迟留待明发,请与众鬼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被群鬼包围的恐怖场景,但最终通过心理调整战胜了恐惧。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段(开头到"肴然当此时")像恐怖片开场:主人公误入鬼域,黄昏风雨中迷路,突然遭遇各种鬼怪——有尖叫的、附和嚎叫的,还有猫头鹰、獍兽、狐狸等妖怪轮番上阵,摆出各种吓人姿态。这里用"变态百出"形容鬼怪花样百出的恐吓手段,就像现在人说的"整活"。
第二段("胡为乃历兹"到"坚坐翻愉怡")是心理变化三部曲:
1. 初见鬼时吓得腿发抖,起鸡皮疙瘩(像我们看恐怖片时的反应)
2. 冷静下来观察后,变成困惑不解(像恐怖片里主角开始思考)
3. 最后彻底想通,反而淡定坐着觉得好笑(就像识破鬼屋机关后的游客)
第三段(最后六句)是反转结局:鬼发现吓唬没用,只能灰溜溜撤退。诗人悟出道理:生命自有规律,鬼怪终归虚张声势。最后决定等天亮就离开这个"鬼地方"——可以理解为熬夜看完恐怖片后,决定关灯睡觉的我们。
全诗妙在把心理恐惧具象化成鬼怪,又把战胜恐惧的过程写得像打游戏通关:从新手村的惊慌,到老玩家的淡定。作者用"鬼"比喻人生中各种压力困境,告诉我们:只要保持镇定,看清本质,再可怕的困境也会自动退散。这种用恐怖故事讲人生哲理的手法,既刺激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