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羽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
听鸣禽、稍迁乔木。
夭桃弄色,海棠芬馥。
风雨霁,芳径草心频绿。
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
想千岁、楚人遗俗。
青旗沽酒,各家炊熟。
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鲜活画卷,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趣味。

上片写春景:春天来到园林,各种花儿按自己的节奏次第开放。鸟儿在枝头鸣叫,渐渐飞向更高的树木。娇艳的桃花绽放笑颜,海棠花散发着醉人芬芳。雨后初晴,芳草小径上,嫩绿的草芽不断冒出头来。

下片写春事:刚过完修禊(古代春季洗濯祈福的活动),又迎来寒食节(禁烟指寒食禁火的习俗)。让人想起楚国流传千年的古老风俗。酒馆挂着青旗卖酒,家家户户飘起炊烟。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在这样美好的春夜游玩,皎洁的月光比燃烧的花烛还要明亮动人。

全词妙在三点:
1. 动态写春:用"入""听""迁""弄"等动词,让春天活起来
2. 五感俱全:有视觉(花色)、听觉(鸟鸣)、嗅觉(花香)、触觉(雨后)
3. 古今交融:既写眼前景,又带出历史感(楚俗),最后用月光对比烛光,新颖别致

最打动人心的,是词人捕捉到春天那种生机勃勃、万物各得其所的自在状态,以及人们在节日里简单淳朴的快乐。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