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杂诗十首 其九

毡裘禦霜风,从人笑胡服。
长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
东邻有病媪,发白垂鹳鹄。
拥灶坐无衣,何曾饱脱粟。
哀哉天民穷,寿考非其福。
同此覆载间,我生良已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穷苦老人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对自身生活的知足。

开头四句写自己的穿着和饮食:穿着粗糙的毛皮衣服挡风,别人笑话他像胡人一样打扮;长期吃素,像和尚一样,一个月都吃不上肉。这里用自嘲的语气,暗示生活清苦但还能忍受。

中间四句转向描写邻居的病弱老妇人:她头发花白,瘦得像鹳鸟,因为没衣服穿只能缩在灶边取暖,连粗粮都吃不饱。诗人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了老妇人的凄惨处境,让人感受到她的无助。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穷苦百姓活着就是受罪,长寿反而成了折磨。虽然大家同在一片天地下,命运却如此不同,相比之下,自己能吃饱穿暖已经很满足了。

全诗通过对比自己的清贫和邻居的极度困苦,突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体现了诗人对弱者的关怀和对生活的感恩。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