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名贤作游西山示同志)

我少及长从公游,我今老矣公白头。
渊明彭泽不归去,太史周南方滞留。
爱山兴与精神聚,形骸自笑縻圭组。
欲骑马去陟彼砠,空羡鸿飞在于渚。
西山第一列洞天,别有日月无岁年。
洪崖已成丹灶药,瑶池每赋白云篇。
嘒嘒蝉噪竹枝露,斑斑豹宿颠崖雾。
伯兮伯兮归勿遽,人间旱岁须霖雨。
秋雨辛勤开菊花,春风取次生兰芽。
我虽调公不敢易,龙驹会去超胡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公"的长辈(可能是老师或上司)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长辈的敬仰。全诗可以用现代人的理解分为三个部分:

1. 岁月感慨(前四句): 开篇就说"我从小跟着您学习游玩,现在我老了,您也头发白了",像陶渊明本该归隐却仍在官场,像司马迁被留在南方不能回家。这里用两个历史名人比喻长辈的处境,暗示长辈本可退休却还在奉献。

2. 山水之乐与责任(中间八句): 说长辈虽然爱山水("精神与山共鸣"),但被官职束缚("自嘲被官印拴住")。想骑马登山却只能羡慕野鸭自由,提到西山洞天的仙境美景(有炼丹炉、瑶池等道教意象),但蝉鸣露重、豹栖雾中的清冷景象暗示现实不易。最后两句最关键:"您别急着归隐啊,人间正需要像您这样的及时雨"——用干旱求雨比喻社会需要长辈继续出力。

3. 深情劝勉(最后四句): 用"秋雨催开菊,春风唤醒兰"比喻长辈的栽培之恩,虽然经常调侃您("调公"),但知道您像骏马终将超越困难("龙驹踏沙"),既温馨又充满敬意。

全诗妙在: - 用登山自由vs官职责任制造矛盾,突出长辈的奉献精神 - 道教仙境与现实雾豹的对比,体现理想与现实的拉扯 - 最后把长辈比作"及时雨",赞美不着痕迹 就像现代人对敬重的领导说:"您早该退休享福了,但单位真的离不开您",既道出辛苦,又给予最高肯定。诗中山水意象和典故的运用,让这份情感更厚重典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