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兴三首 其一

冉冉江上芦,离离路傍草。
霜露侵衣裳,何用涉远道。
鸿雁方有序,孤飞任林表。
岂不顾其群,长风翮难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景图,通过自然景象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冉冉江上芦”,江边的芦苇缓缓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感觉。这里的“冉冉”形容芦苇随风轻轻摇摆的样子,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离离路傍草”,路边的野草生长繁茂,“离离”意指茂盛的样子。这句诗与上一句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透露出一种宁静但又略带孤寂的意境。

“霜露侵衣裳,何用涉远道。”接下去的两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感受到了霜露的侵袭,但并没有因为路途遥远而犹豫。这里的“侵衣裳”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楚或忧愁。

“鸿雁方有序,孤飞任林表。”紧接着,诗人借助远处飞翔的鸿雁,表达了自己虽然孤单,但仍自由飞翔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这里“鸿雁方有序”暗示了人群中的和谐与秩序,“孤飞任林表”则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飞翔的心情。

“岂不顾其群,长风翮难矫。”最后两句,诗人自问自己是否真的不顾群体,但面对如长风般难以掌控的力量,自己只能任由羽毛随风飘扬。这里既有对群体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由与孤独的渴望,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许谦

(1270—1337)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