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戊子五月初三夜自台北趋基隆,即夕登舟北归

春渐远,归路郁迢遥。
烟月蘼芜町外渡,风尘杨柳驿边桥。
何处不魂销。
人渐远,催上木兰桡。
断渚暗摇明灭火,荒江轻送晚来潮。
行客又今宵。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从台北乘船回基隆的夜晚旅途,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

上片开头"春渐远"点明时间已是春末,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归路郁迢遥"直接道出回乡之路漫长而忧郁。接着用"烟月蘼芜""风尘杨柳"描绘沿途景色:月光下烟雾缭绕的渡口,驿站边风尘仆仆的杨柳桥,这些景物都让人触景生情,处处都能勾起离愁("何处不魂销")。

下片"人渐远"与上片"春渐远"呼应,形成双重渐行渐远的意境。"催上木兰桡"写匆匆登船的急迫感。后两句是夜景特写:昏暗的沙洲上渔火明灭,荒凉的江面晚潮轻涌,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最后"行客又今宵"点明自己又一次成为漂泊的旅人,透露出身世飘零的无奈。

全词通过"渐远"的重复使用、沿途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魂销""行客"等情感词汇,层层递进地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愁绪。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旅途中的孤独与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