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罢西邑时将营山居路有二诗次其韵 其一

半年西邑秪徒劳,天数人谋两不饶。分定一枝难驻足,时来三组并垂腰。

是非未了今犹古,饮啄诚安谷亦乔。何日一尘能负郭,杖藜春雨看眷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在基层工作半年的真实感受,既有无奈也有豁达。

开头两句"半年西邑秪徒劳,天数人谋两不饶"直白地说:在偏远县城辛苦半年白忙活,命运和现实都不给面子。用现代话说就是"拼命工作却得不到回报,运气和人际关系都不帮自己"。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表达矛盾心理:"分定一枝难驻足"说命中注定只能当小官,但"时来三组并垂腰"又幻想突然升官(古代高官要佩戴多个印绶)。"是非未了今犹古"抱怨官场是非不断,但"饮啄诚安谷亦乔"马上自我安慰:粗茶淡饭也能活得自在。

最后两句"何日一尘能负郭,杖藜春雨看眷苗"画风突变,展现全诗最动人的画面:什么时候能远离尘嚣,拄着拐杖在春雨中看自家田里的秧苗?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就像现代人常说"等退休了就回老家种地"。

全诗妙在真实——不掩饰对升官的渴望,也不回避现实的挫折,最后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心灵归宿。这种"想升官但升不上去,干脆想开点"的心态,古今打工人的烦恼原来如此相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