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

荒园草木深,时复值长夏。绿影遍方塘,清阴蔽茅舍。

白日向西颓,返照穿桑柘。庭花处处开,高低自相亚。

翠叶与丹荣,明霞互映射。中有学佛人,身心久休暇。

手把寒山诗,欢颜坐及夜。既夜若为眠,狂歌莫能罢。

奇哉宝月轮,光明上柳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荒废园子,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传递出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开篇用"草木深"点出园子荒芜却生机勃勃的状态。盛夏时节,绿荫覆盖池塘、茅屋,营造出清凉幽静的氛围。夕阳西斜时,阳光穿过桑树柘树的缝隙,在庭院里投下斑驳光影。这里的花草高低错落,翠绿的叶子和鲜红的花朵相互映衬,像晚霞一样绚丽多彩。

园中住着一位学佛的隐士,他远离尘嚣,身心放松。手里捧着唐代诗人寒山的诗卷,怡然自得地读到深夜。夜深人静时也不急着入睡,而是纵情吟诗作歌。最后诗人以月亮从柳枝间升起作结,这个"宝月轮"的意象既写实又充满禅意,暗示主人公超然物外的心境。

全诗妙在将普通景物写出层次感:从白天的绿荫到傍晚的霞光,再到夜月的清辉,时间流转中展现自然之美。而那位"学佛人"的形象,则把这种自然观察升华为精神享受,传递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智慧。诗中"欢颜""狂歌"等词,更让这份闲适带着几分率真狂放的文人气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