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草堂 其二

慈山习先隐,游钓安可忘。
门前采樵路,今昔同雪霜。
腰斧想所历,苍苔仍石床。
西风吹蟠木,恻怛中情伤。
孤生易为感,此心焉得将。
仰视日月驰,天高恨茫茫。
闾门久寂寞,墓地空荒凉。
骨肉况多乖,生死各一方。
徘徊念故土,涕湿尘沙黄。
平生峥嵘志,垂老对家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回到家乡后的感慨,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切忧伤。

开头四句写他年轻时曾在这里隐居生活,钓鱼砍柴的往事历历在目。门前那条樵夫走的小路,如今依然覆盖着和当年一样的霜雪,但人已不同。这里用不变的景物反衬出人事的巨变。

中间部分通过细节展现回忆:摸着生锈的斧头想起往事,石床上还长着当年的青苔。秋风吹动弯曲的老树,让他心里特别难受。老人说孤独的人容易感伤,这种心情实在难以排解。抬头看太阳月亮飞快移动,只恨天空太高太远,自己的愁绪无处安放。

最后八句最催泪:家乡的街巷早已冷清,祖坟荒草丛生。亲人死的死散的散,想到这些就忍不住在故乡的黄土路上落泪。最让人心酸的是末两句:一辈子怀揣远大志向,到老了却只能面对家乡发呆。这里道出了人生最大的无奈——年轻时壮志凌云,年老时只剩落寞。

全诗像一部慢镜头电影:锈斧头、青苔石床、弯曲老树、荒坟黄土...每个画面都浸泡着时光的苦涩。老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每个人都害怕面对的事实:我们拼命追逐一生,最后可能只剩对故乡的眼泪。

0